產品描述
碳纖維加固公司
一,前言
碳纖維材料用于混凝土結構加固修補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發達國家。我國的這項技術起步很晚,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現有建筑中有相當一部分由于當時設計荷載標準低造成歷史遺留問題,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難以滿足當前規范使用的需求,亟需進行維修,加固。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碳纖維加固法等。碳纖維加固修補結構技術是繼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鋼之后的又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
二,碳纖維布材料簡介:
1、碳纖維介紹
碳纖維根據原料及生產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聚(PAN)基碳纖維及瀝青基碳纖維。碳纖維產品包括PAN基碳纖維(高強度型)及瀝青基碳纖維(高彈性型)。
2、環氧樹脂
不同類型的樹脂還可以保證其對砼具有良好的滲透作用,例如底涂樹脂;以及對碳纖維片與砼結構的粘接作用,例如環氧粘結樹脂等。
(1)環氧樹脂簡介
僅僅依靠碳纖維片本身并不能充分發揮其強大的力學特性及優越的耐久性能,只有通過環氧樹脂將碳纖維片粘附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表面并與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整體共同工作,才能達到補強的目的。因此,環氧樹脂的性能是重要的關鍵之一。環氧樹脂因類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適應于各個部位的不同要求。例如底涂樹脂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滲透作用,能滲入到混凝土內一定深度;粘貼碳纖維片的環氧樹脂易于"透"過碳纖維片,有很強的粘結力。依使用溫度的不同,樹脂還分為夏用及冬用類樹脂。我公司使用的各類樹脂規格及性能(包括底層涂料的規格及性能、環氧膩子的規格及性能、粘結樹脂的規格及性能等均有詳細表格資料、以備索取)。
(2)物理性能
碳纖維片工法中使用了底涂、膩子、浸滲粘著樹脂等三種環氧樹脂。上述三種環氧樹脂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其物性標準也不相同。
1底涂:粘著強度
底涂必須確實具有把作用在混凝土表面上的荷載傳遞到碳纖維片上的力學性能。因此粘著強度成為制定其物性標準的重要依據。
2膩子: 壓縮強度·壓縮彈性率
膩子用于填充混凝土上的微小缺損部分。因此,要求必須具有與混凝土同等以上的壓縮強度。此外,還要求具有較高的壓縮彈性模量。根據以上理由,制定膩子的物性標準時主要根據其壓縮強度及壓縮彈性模量。 剪切強度·粘著強度
膩子與底涂一樣必須具有把因荷載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發生的應變確實傳遞到碳纖維片上的力學性能。因此剪切強度及粘著強度便成為制定其物性標準的重要依據。
3 粘著樹脂: 張拉強度·彎曲強度
碳纖維片工法系通過向碳纖維片內滲透浸滲粘著樹脂、通過固化形成CFRP。重要 的是固化后的CFRP的物性,而浸滲粘著樹脂本身的物性并非重要。但要想獲得良好的CFRP物性,浸滲粘著樹脂本身的物性確實也有影響。因此制定了較小限度的張拉強度及彎曲強度的物性標準。
剪切強度·粘著強度
浸滲粘著樹脂除滲透到碳纖維片內、通過固化形成CFRP之外,還具有粘著劑的功能。與膩子、底涂同樣,必須具有把因載荷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發生的應變確實傳遞到碳纖維片上的力學性能。因此剪切強度及粘著強度便成為制定其物性標準的重要依據。
相比之下,國產的樹脂材料目前缺乏配套產品,用途單一,且尚未制定出嚴格的物性標準。
三,本公司碳纖維布優點
1,重量輕,易施工。基本不增加構件自重,不改變構件截面尺寸。2,高抗拉強度,高彈性,可得到與使用鋼板補強相同效果。 3,抗酸堿腐蝕,持久性高,在任何惡劣環境下皆可使用。與結構膠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質浸滲,對內部結構起保護作用; 4,厚度小,便于交叉重疊。可彎曲纏繞成型,對各類曲面,異型構件加固優勢較為顯著。 5,柔軟性好,可自由裁切,適用于梁,柱,板,管道及墻體等各種形狀構件,可與鋼筋混凝土表面緊密粘接,施工質量易于保證。不需大型施工機具,可搭接粘結任意延長,無明火作業。 6,配套環氧樹脂膠的滲透性優越,施工便捷且工期較短。 7,環保**,居住中仍可施工。8,貯存時間長,可操作期限長。
四,本公司碳纖維布適用范圍:
碳纖維布與碳纖維浸漬膠配套使用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適用于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木質結構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構件的承載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是處理下列工程問題的優秀備選方案:
1,建筑物使用荷載增加;
2,工程使用功能改變;
3,材料老化;
4,混凝土強度等級**設計值;
5,結構裂縫處理
6,惡劣環境服役構件修繕,防護。
7,其他用途:體育用品,工業產品等眾多領域。
五,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工藝流程可以歸納為:
施工準備→砼表面處理→涂刷底膠→構件表面殘缺面修補→粘貼碳纖維→
表面養護→找平材料配置→底層或樹脂配制→浸漬樹脂配制
操作要點:
1. 混凝土表面處理
1.1 將混凝土構件表面的殘缺,破損部分清除干凈。
1.2 對經過剔鑿,清理和露筋的構件殘缺部分,進行修補,復原。
1.3 裂縫修補:縫寬小于0.2mm的裂縫,用環氧樹脂進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縫用環氧樹脂灌縫。
1.4 打磨:將構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構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接槎等)打磨平整,修復后的構件表面盡量平順。
1.5 清洗打磨過的構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2. 缺陷部位涂刷底膠
將配好的底膠(粘結劑),用涂刷均勻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
3. 構件表面殘缺面的修補
用環氧膩子對構件表面殘缺面的修補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要點如下:
1 膩子主劑,固化催進劑,固化劑按規定比例稱量準確,裝入容器,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2 構件表面凹陷部位用環氧膩子填平,修復至表面平整。在殘缺修補中使用環氧膩子時,要在氣溫-5℃以上,相對濕度小于85%的條件下施工。膩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紋,應再用砂紙打磨平整。
4. 涂刷底膠
將配好的底膠(粘結劑),用滾筒均勻涂刷于需要粘結的砼表面。
5. 粘貼碳纖維
粘貼碳纖維材料之前,首先應確認粘貼表面干燥。氣溫在-10℃以上,相對濕度RH>85%時,如無有效措施不得施工。為防止碳纖維受損,在碳纖維材料運輸,儲存,裁切和粘貼過程中。應用鋼直尺與壁紙刀按規定尺寸切斷碳纖維材料,每段長度一般以不過6m為宜。為防止材料在保管過程中損壞,材料的裁切數量應按當天的用坎們形肌L枷宋菹蚪油繁匭罱?0cm以上。該部位應多涂樹脂,碳纖維橫向不需要搭接。其施工工藝要點如下:
5.1 粘貼樹脂的主劑,固化催促劑和固化劑應按規定的比例稱量準確,裝入容器,用攪拌器攪拌均勻。一次調和量應以在可使用時間內用完為準。
5.2 粘貼時,在碳纖維和樹脂之間盡量不要有空氣。可用羅拉(**工具)沿著纖維方向在碳纖維材料上滾壓多次,使樹脂滲浸入碳纖維中。
6. 養護
粘貼碳纖維材料后,需自然養護1-2小時達到初期固化,應保證固化期間不受外界干擾和碰撞。
7. 涂裝
若加固補強構件需要*時, 可在樹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層。涂裝應在樹脂初期固化后進行,并應遵守所用涂料的相關標準和施工規定。
產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