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描述
泰州碳纖維加固公司
由于設計、施工或一些其他原因會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損壞或出現承載力不足等現象,需要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修補加固等。以往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修補大多采用粘鋼法或外包混凝土及鋼筋法。但由于這些方法施工復雜,體量龐大,施工周期較長等容易產生一些質量問題。碳纖維片材加固修補鋼筋混凝土結構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結構修補新技術。碳纖維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鋼的1/4,碳纖維樹脂復合材
碳纖料抗拉維片加固修補混凝土技術的原理及特點
碳纖維片是用抗拉強度較高的碳纖維絲在高溫下“拉拔”成型,單向排列,并經環氧樹脂膠預浸而成的碳纖維增強復合片材。將抗拉強度較高的碳纖維片材用環氧樹脂預浸成為復合增強材料(單向連續纖維);用環氧樹脂強度一般都在3500 MPa以上,是鋼的7~9倍,抗拉彈性模量為230~430 Gpa亦**鋼。碳纖維片材加固技術與傳統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鋼混凝土補強相比,具有節省空間,施工簡便,不需要現場固定設施,施工質量易保證,基本不增加結構尺寸及自重,耐腐蝕、耐久性能好等特點。該項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工民建等領域的結構的加固修補,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又一種新型加固技術。
1 碳纖粘結劑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縫方向粘貼在要補強的結構上,形成一個新的復合體,使增強粘貼材料與原有鋼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結構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結構的強度、剛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碳纖維片材加固修補混凝土工藝的關鍵在于碳纖維片粘貼的緊密性與牢固性,以保證與原有結構形成整體,共同工作。碳纖維片加固修補混凝土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高強高效,碳纖維片的抗拉強度高;
(2)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酸堿鹽各類化學介質的腐蝕;
(3)抗紫外線及抗輻射能力強;
(4)施工簡便,施工質量易保證;
(5)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6)能符合環保要求。
碳纖維布施工程序
1、施工準備
擬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應對所使用的碳纖維片材、配套樹脂、機具等作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2、混凝土表面處理
清除被加固構件表面的剝落、疏松、蜂窩、腐蝕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結構層,并用修復材料將表面修復平整。按設計要求對裂縫進行灌縫或封閉處理。
3、配制并涂刷底層樹脂
按供應商提供的工藝規定配制底層樹脂,將底層樹脂均勻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在樹脂表面指觸于燥后立即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配制找平材料并對不平整處修復
對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補平整,轉角處應用找平材料修復為光滑的圓弧,半徑應不小于20mm。
5、粘貼碳纖維片材
①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②配制浸漬樹脂并均勻涂抹于所要粘貼構件;③沿著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除氣泡,使浸漬樹脂充分浸透碳纖維布;④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浸漬樹脂。
6、表面防護
按有關規范的規定處理,并保證防護材料與碳纖維片材之間有可靠的粘結。
碳纖維布加固法
一般規定:
(1)采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時,應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于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應力,并與混凝土變形協調,共同受力。
(2)碳纖維片材用于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形式主要有:
a在梁、板構件的受拉區粘貼碳纖維片材進行受彎加固時,纖維方向應與加固的受力方向一致。
b采用封閉式粘貼、U形粘貼或側面粘貼對梁、柱構件進行受剪加固時,纖維方向宜與構件軸向垂直。
c采用封閉式粘貼對柱進行抗震加固時,纖維方向應與柱軸向垂直。
d當有可靠依據時,碳纖維片材也可用于其它混凝土結構構件和受力形式的加固。
(3)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時,應按國家現行有關規范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狀態設計法進行承載能力狀態和正常使用狀態的計算和驗算。鋼筋和混凝土材料宜按結構檢測得到的實際強度,根據國家現行有關規范確定相應的材料強度設計指標;也可根據鋼筋品種和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按國家現行有關規范采用相應的材料強度設計指標。碳纖維片材應根據構件達到狀態時的應變,按線彈性應力應變關系確定其相應的應力。
(4)碳纖維片材取廠商提供產品的不小于95%保證率的抗拉強度作為抗拉強度標準值fcfk。碳纖維片材的拉應變取抗拉強度標準值fcfk除以彈性模量Ecf。
(5)當采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對結構或構件進行加固修復時,應考慮加固后對結構中的其它構件或構件的其他性能可能產生的影響。
(6)采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對結構進行加固修復,必要時宜卸除結構上的活荷載作用。當不能卸載進行加固時,應考慮二次受力的影響。
(7)受彎加固和受剪加固時,被加固混凝土結構和構件的實際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C15。采用封閉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柱時,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C10。
產品推薦